来源:大牛教育栏目:教师考试真题
发布日期:2016/8/14 20:51:22 次浏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校学生陈功,性格内向,一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班主任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说:“你还‘成功’呢,你干脆改名叫‘失败’吧,叫‘失败’多好,还是‘成功之母’。”关于王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C.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D.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2.刘老师在班委换届之前广泛听取了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参加竞选。刘老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他作为班主任具有的( )。
A.因材施教理念
B.无私奉献精神
C.民主工作作风
D.团结合作精神
3.某学校废除了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而代之以“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错误,没有体现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正确,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D.错误,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4.小辉在班里十分淘气,是全校闻名的“捣蛋大王”,常常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许多老师都说他不可教也。刘老师却与他交起了朋友,给他讲了许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故事。最后他哭了。哭得很伤心。从此,他发奋学习,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考上上海同济大学。这说明刘老师( )。
A.能够看到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B.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C.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能够培养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5.下列关于学校开除小学生,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严重违法的小学生,学校可以直接开除
B.对于问题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学校可以开除
C.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开除学生
D.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先给予批评教育,教育无果者,才可开除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选项不处以行政处罚的是( )。
A.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B.父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C.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人员虐待、歧视未成年人
D.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
7.课间休息期间,小学生段某前往学校小卖店买了一瓶饮料,结果因为过期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对这起事故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学校
B.小卖店店主
C.本人
D.食品安全局
8.刘某在上班的路上捡到了八岁孤儿小丁,公安局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根据法律规定。应该将小丁送往由民政部门设立的( )收留抚养。
A.当地居委会
B.儿童福利机构
C.少年宫
D.希望小学
9.某小学一位教师孙某和学生王某在课堂上发生矛盾,课后,该教师气愤不过,在王某放学回家路上将其打成重伤。对于王某的伤害,依法承担责任的是( )。
A.王某及其家长
B.学校和孙某
C.孙某
D.学校
10.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 )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二十四
B.十二
C.三十六
D.八
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这些做法都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 )。
A.均衡发展
B.公平公正
C.全面实施
D.重点发展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 )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导生制
D.导师制
13.某小学的一位教师。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厉,课堂上如果有学生在黑板上演示题目出错。就会严厉训斥,最严重的一次,他竟一怒之下拽着学生的头发往黑板上撞,并用非常难听的话谩骂,这位老师的行为( )。
A.不合理,没有做到关爱学生
B.不合理,没有做到为人师表
C.合理,做到了爱岗敬业
D.合理,做到了爱国守法
14.刘老师大声批评迟到的同学,但自己本身也迟到了,于是,有几位同学在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此时,刘老师应该( )。
A.若无其事,继续上课,保证教学进度
B.承认错误,保证下不为例,然后继续批评迟到的同学
C.承认错误,自我批评,借此机会简单进行纪律教育,然后继续上课
D.停止批评学生。继续上课.下课处理
15.“教师服装要表达的信息是尊严而不是刻板,是美丽而不是妖艳,是自信而不是寒碜,是高雅而不是富贵,是大方而不是怪异。”这主要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16.家长陈女士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她听说女儿班上的同学家长大都是有关系的,如果不送礼,怕老师会不重视孩子。在送礼的情况下,老师难免会对相关的学生多些“关照”。老师这样的行为违背了( )的职业道德规范。
A.依法执教
B.爱岗敬业
C.廉洁从教
D.热爱学生
17.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品是《自由引导人民》,他创作这幅画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法国大革命
18.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下列选项中.用于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的称谓是( )。
A.金兰之交
B.刎颈之交
C.竹马之交
D.忘年之交
19.目前世界上的磁悬浮技术主要有( )。
①常导电式磁悬浮②超导电动磁悬浮
③永磁悬浮④粒子束悬浮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下列选项中,作家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罗贯中《西游记》
B.施耐庵《三国演义》
C.蒲松龄《水浒传》
D.曹雪芹《红楼梦》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老舍作品人物形象的是( )。
A.祥子
B.秦二爷
C.祥林嫂
D.祁老人
22.下列选项中,少数民族与民族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壮族——铜鼓节
B.苗族——三月三歌节
C.彝族——火把节
D.傣族——泼水节
23.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系的是( )。
①挟天子令诸侯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④八王之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4.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毕加索的作品是( )。
A.《格尔尼卡》
B.《亚维农少女》
C.《照镜子的姑娘》
D.《吉他与酒杯》
25.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出电影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种乐器.古琴属于哪一种乐器?( )
A.拉弦乐器
B.吹管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
26.Word中文件1.doc经过编辑后另存为文件2.doc,此时( )。
A.文件1被文件2取代
B.文件1和文件2同时存在且内容完全相同
C.文件1和文件2同时存在,文件1中存放编辑前内容,文件2中存放编辑后内容
D.文件l和文件2同时存在,文件2中存放编辑前内容,文件1中存放编辑后内容
27.如下图所示,在Excel Al单元格中输入2^3,则该单元格将( )。
A.显示8
B.显示6
C.显示5
D.显示2^3
28.甲、乙、丙、丁四位球迷有一段对话。甲说:“Y球队能进入决赛。”乙说:“如果X球队能进入决赛,那么Y球队也能进入决赛。”丙说:“我看Y球队不能进人决赛,但X球队能进入决赛。”丁说:“X球队不能进入决赛。”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 )。
A.X和Y球队都能进入决赛
B.X球队不能进入决赛,Y球队能进入决赛
C.X和Y球队都不能进入决赛
D.X球队能进入决赛,Y球队不能进入决赛
29.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了教授、作家和市长。
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则可知( )。
A.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
B.乙毕业于数学系
C.甲毕业于数学系
D.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陈老师上地理课时发现课代表王刚心不在焉.特别不耐烦。于是他下课之后和王刚进行了交流,他发现王刚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内容。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节约出的时间,自己去查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对于陈老师的设想,学校表示非常支持,对王刚实行了单科免修。
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陈老师的工作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给王刚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一个学期下来,王刚的小论文《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问题:
运用学生观的知识,评价陈老师的行为。(14分)
31.材料:
张老师在某小学任教20多年,他深受学生喜爱。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要求老师们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张老师知道学校的要求后就主动调整教学内容,并联系了企业,让同学们到企业实践,同学们都掌握了一技之长。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雾霜下的中国不美丽
这几天.多个城市再度被雾霾笼罩。这似乎已成常态的雾霾天气,让民众很焦心。恶劣的空气质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而是已成切实的危害。一些患者在雾霾的侵袭下,走进了医院。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让人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转型不可的阶段。
事实上。雾霾的影响,已不仅仅伤害人的健康。看看媒体上那些占据主要版面的报道吧:高速公路被迫关闭,许多航班被迫取消,一些污染企业在政府部门的紧急指示下停工……这是一幅多么乱哄哄的图景。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明确: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那是一条死路。环保部门须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标准.并力求不打折扣地执行。前者涉及的是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后者则跟环境制度的完善与执行联系在一起。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是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是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一己之政绩而不顾环境者,仍会存在;为一企业之利益而阻碍治理的力量。仍会存在:环境系统中为小部门甚至个人私利而执法不严的情形,仍会存在。对抗环境污染.不会是一个单纯的挑战,其中一定夹杂着许多人为的、利益的因素。这些因素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也在警告所谓汽车时代的沉重代价。大城市部分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审视。汽车尾气污染量的下降,显然有赖于每一个车主的努力。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其名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早就论证过,所谓理性的“经济人”难以为集体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很多人总想着“搭便车”,由别人来付出努力,自己享受成果。其结果,少有人为共同利益而努力.共同的目标也往往成为泡影。呼吁全民为治污担起责任的时代命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要在观念层面达成共识,内化为各自的理念,并将理念转成实践。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是打破纠结、直面环境挑战的时候了!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改动)
(1)雾霾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2)联系全文,请谈谈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从教师职业的角度出发,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