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牛教育栏目:教师考试真题
发布日期:2015/11/8 16:24:37 次浏览
1.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
A.实验法
2.(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
3.( )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5.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6.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夸美纽斯
7.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观点。
A.教育无目的论
9.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 )。
A.运动技能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着重培养他的( )。
A.道德认识
11.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社会力量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12.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13.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14.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15.“杯弓蛇影”是下列哪种现象?( )
A.刺激泛化
16.德育方法有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以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7.进人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18.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的古代先哲是( )。
A.孔子
19.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制
20.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
A.无意注意
21.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 )。
A.100%D.150%
二、辨析题
22.学生对事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予间接指导。
23.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24.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明确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25.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三、简答题
2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7.举例说明情绪的基本状态。
28.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
29.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我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你认为现行课程评价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31.材料
一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数学老师在强调“不同名数不能相加”这一定律时,用反问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说:“一头牛和一匹马能相加吗?”其他同学都回答“不能相加”,只有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等于两头牲畜。”教师勃然大怒,他喝令这名学生站起来,厉声训斥道:“你妈和你爸相加能等于两头动物吗?”该学生愤然坐下,全班同学一片哗然。
问题:你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对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专家解析:在控制条件下,研究者进行积极干预,创造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产生,并对其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
2.C。专家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用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但将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3.A。专家解析: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
4.B。专家解析: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5.A。专家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来调整角色态度动态。
6.C。专家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7.D。专家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由于遗传素质、外部环境等因素而具有差异性,不能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而是要因材施教。
8.B。专家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人手。“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做首要的事情。两句话都说明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9.D。专家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10.C。专家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该学生缺乏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因此需要培养其道德意志。
11.D。专家解析:课外教育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校外教育是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12.D。专家解析:经过复述,短时记忆中存储的内容能够转化为长时记忆。
13.B。专家解析: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其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
14.C。专家解析: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A、B、D项都属于本能。
15.A。专家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16.D。专家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句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示范法。
17.B。专家解析:中学阶段主要体现在自我同一性的实现,避免同一性的混乱,他们尝试着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统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整体评价,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地进行选择和决策,尤其体现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
18.C。专家解析: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教学的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旨在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19.B。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而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则相对费时,效率低。
20.A。专家解析: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由此可知,教师加重语气或提高音量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1.D。专家解析:过度学习的适当强度是150%,超过这个强度,学习效果反而会下降。
二、辨析题
22.错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应注意:(1)事实性的问题是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的,因此当学生对此类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予直接指导。(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应给予较少指导,鼓励其自行解决问题;对于能力差、个性依赖的学生,应给予较多的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23.正确。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实施计划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24.正确。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形成的基础就是要有明确的共同目标。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奋斗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5.正确。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27.【答案要点】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
(2)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
3)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28.【答案要点】
我国中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使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或培养规格。其主要内容有四点:
(1)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9.【答案要点】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教师在制订辅导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预防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学会人际交往;发展是指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目标,承担生活责任,发挥个人潜能,使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有意义。就整体而言,在预防的同时要追求发展,可以说,发展是一种积极的预防。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按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作所为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
(4)学生主体性原则。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5)个别化对待原则。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
(6)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辅导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从社会价值取向看,它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求看,它注重学生知、情、意、行几方面协调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评价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评价主体单一。在评价时,没有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专家等多主体的共同积极参与,没有形成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尤其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
(2)评价标准机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标准过于机械,灵活性不够。常常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3)评价内容片面。在评价内容上,仍然过多倚重于学科知识,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学生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4)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5)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评价反馈缺乏。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双向沟通和对话。
31.【答案要点】
这位老师的做法不正确。“不同名数不可相加”是数学中的定律,通常学生会说“不能相加”,但这个学生别出心裁,使用另外一个类名,把两个不同的名称统合起来,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发散性,而且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此,教师不仅不应该批评学生,反而应该就这一点进行鼓励。然而,这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批评和讽刺,可能会打消学生的主动性,抹杀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难以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正确的做法是: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成果与教师所设计、安排和期望的不相符时,不能强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新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成果和教材上的内容去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采用粗暴的手段和语言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教师要赞赏学生思维中独特与灵活的一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不同的意见。但同时也要强调,数学中所说的“名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并不相同,有时要限定在某一学科领域之中。教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教学用语要措辞严谨、表达清晰,不能造成歧义和误解。